摘要:独树一帜——东方抽象主义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什么是东方抽象主义?作为普世的抽象艺术是否有必要区分东方和西方?强调东方抽象主义的意义何在?如何才能够甄别东西方抽象艺术?东方抽象主义的观念一提出来,就引来很多质疑和争议。如何解疑答惑,这是学术研究的义务和责任。基于此,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和上海抽象画会共同举办了这次专题研讨会。
2023年12月23日,东方抽象主义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隆重举行。 出席研讨会 的嘉宾有: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毛时安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美术史论家、上海美协顾问朱国荣教授、著名诗人、学者、复旦大学博导陈建华教授、 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上海华申画院院长赵抗卫博士、中国文化产权市场协会主席、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原副总编辑寿光武教授、中国诗书画研究会海派文化委员会执行主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游伟教授、著名策展人、文艺评论家、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马琳教授、沪上知名艺术评论家、上海艺术摄影协会副会长徐明松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张立行教授、著名抽象艺术家、参展画家许德民、胡伟达、何伟、陈耀明、翁纪军、王克良、管一明、吕 嵘、季潮波、凌代宏、姜明立、庄 芹、蒋乃骏、朱泓彦、马 楠、任奕泓、郭 玮、郑 寒、卜允台、李大宪、王凤发、李林祥、林 岩、龚世俊、杨志奇、黄国强、郑 新等五十多人出席了研讨会。
2023年12月23日,异见——2023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暨上海抽象画会成立七周年年度大展“东方抽象主义研讨会”合影。前排左起:胡伟达、庄 芹、陈耀明、陈建华、毛时安、许德民、赵抗卫、游伟、朱国荣、姜明立、何伟,后排左起:季潮波、郭玮、朱泓彦、马 楠、任奕泓、凌代宏、李大宪、王凤发、李林祥、吕 嵘、林 岩、龚世俊、杨志奇、郑 寒、蒋乃骏、卜允台
研讨会学术主持、著名抽象艺术家、抽象艺术理论家、上海抽象画会会长许德民教授
许德民:今天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东方抽象主义”这个概念,是上海最早提出的。来龙去脉要追溯到2005年,当年我写了一篇论文“中国抽象艺术的价值标准”,发表在《中国抽象艺术》杂志创刊号(2006)上,第二年写了“中国抽象艺术的本土化、民族化研究”一文,发表在《中国抽象艺术》第二期(2007)”,后来一齐收入到我的专著《中国抽象艺术学》(2009年出版),2013年又出版了《抽象艺术文化论》,里面有数篇文章都谈及东方抽象。但是,正式把“东方抽象主义”作为一个画展的标题,是2022年11月,复旦大学举办的“龙脉春秋——许德民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2022年12月,上海抽象画会在网上举办了“异境——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2023年6月,在M50角度抽象空间举办的“东方抽象主义——许德民抽象艺术系列展”。连着这次“异见——2023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上海已经有四个展览是以“东方抽象主义”为标题的。东方抽象主义的学术观点,我思考、酝酿了很多年,在2021年写就了论文“东方抽象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因为多年以来对中国抽象艺术系统化理论研究和实验性创作实践,已经完成了东方抽象主义方法论和价值观的雏形,以东方抽象主义作为自己的学术主张,水到渠成。
事实上“东方抽象主义”在学界是比较有争议的,当年我创导“中国抽象艺术”时,就曾有过争议。因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抽象艺术是世界共同的价值观,无所谓东方西方。提倡东方抽象主义有民族主义之嫌。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抽象是否还有必要谈东方和西方?
观点没有对与错。毕竟观念不同,对抽象艺术的国际化、地缘化理解不同,分歧是必然的。但是,同样,我们坚守东方抽象主义的价值观,创导东方抽象主义即中国本土化、民族化抽象主义,也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基于的考虑有这么几点:
首先,作为中国艺术家,对于5000年文化的传承,对于历史的延续,是一种血液里存在的一种价值观,一种文化基因,作为炎黄子孙,自然而然会遵循这个基因规律,就应该有这种本能希望为自己的一腔热血的延续,再创辉煌。这是一个文化本能,可以不是学术,也不是创作,就是一种基因能力,我觉得这是一个事实,这也是最重要的艺术人格。即便艺术再国际化,也不可能改变种族的文化烙印。
第二、我们为何要创导“东方抽象主义”,这是因为,尽管西方抽象艺术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更多的反映了西方文化。而我们东方的抽象艺术,则承载了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人文意境和哲学思想。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表达,更是一种心灵与自然的交融。是东方人对宇宙、生命和存在的独特理解。这种经历了漫长历史的熏陶和酝酿,就像肤色一样难以磨灭,是刻骨铭心的。我们创导东方抽象主义,就是希望把千年儒、释、道所信奉的“仁、空、无、静、远”、“天人合一、自然而然”的生命观、宇宙观、价值观、文化观,得以弘扬。
第三,从历史观上来看,中国抽象艺术符号、元素、观念、作品,蔓延5000年,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无论是具有3000——5000年历史的彩陶艺术,2000——3000年的青铜艺术,2000多年的书法篆刻艺术、2000多年的唐三彩、陶瓷艺术等等,无不流淌着东方抽象的视觉元素、精神符号和丰富图式。我们的祖先,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世界、生命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而抽象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这是我们历史的辉煌。
而到了现当代抽象艺术时期,西方100年的抽象艺术,以架上绘画的形式展现并冲击世界的时候,我们曾忽略了抽象艺术的概念、风格、图式本身在人类历史上早就存在的事实,有些人误以为抽象艺术就是100年前由西方发明传来的。而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抽象图案和符号只是装饰画,不能算是抽象艺术。这完全是偷换概念,颠倒逻辑。
第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当代的中国抽象艺术,被视作为西方的跟班,是学习模仿别人而来的,在学理和气势上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我们是看着他们长大的。我们不否定西方抽象艺术100年来对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冲击和影响力,毫无疑问,它是我们阶段性的老师,激发我们对抽象艺术的激情和想象。等到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它的时候,发现我们历史上并不缺乏,我们无视了祖先的遗产,我们把西方拿来主义,视作唯一的精神寄托,这不仅数典忘祖,也是本末倒置了。
参加我们这个展览的38个艺术家,38种图式,38个样本,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画家的符号、元素、色彩、风格,通过简洁的线条、色彩和构成,创造出一种深远含蓄的东方意境,这种意境、这种超越具体形状的美,是东方的诗学和哲学,焕发出东方抽象主义的文化气质,这是从血液里自然流淌出来的,并不是号召的,我们号召力并没有这么广和深的影响力,我们只是把大家的共识凝聚起来,希望在共识的情况下,我们加强发声而使得我们现当代的艺术家无愧于我们悠久的文化历史,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基因。我们既有传承又有当下、又对未来有所期待。
我们坚持东方抽象主义的意义,不仅在于弘扬东方文化,更在于为世界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思考。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个东西方艺术和谐共生的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观众将意识到东方抽象主义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我深信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将会在世界上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
我先做一个开场白,请我们的专家,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画家,各抒己见,可以宏观、微观的、自己创作的、自己想到的,也可以有不同的意见,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学术研讨,通过研讨形成历史积淀,文化积淀,形成事实上的坐标,来满足我们自己对这方面的需求,同时满足社会对这方面的需求。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毛时安教授
毛时安:上海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发祥地。也是当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引领者、排头兵。今天的画展命名《异见》,特别符合艺术规律。艺术,就是求同存异。没有异,就没有艺术!用我们习惯用的理念就是“百花齐放”。现在讲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也是这个意思,包容就是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意见不同声音的存在。没有不同就不需要包容,也不存在包容。艺术上就更是这样。
上海是中国抽象绘画的重镇。而许德民则是上海抽象绘画的号手和旗帜。他像堂吉诃德那样,几十年近乎单枪匹马横冲直撞地战斗在一个“无物之阵”。他创办角度抽象画廊、举办抽象艺术系列讲座,策划主持上海抽象画高峰论坛、主编《中国抽象艺术》杂志、策划上海抽象艺术座谈会、创建上海抽象艺术文化沙龙,画抽象画,教抽象画,创建自成体系抽象艺术理论,举办群体和个人的抽象画展览……几十年如一日,最后撑起了上海抽象绘画的一方天地。他是抽象绘画领域当之无愧的充满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的堂吉诃德。在德民身上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的始终不渝的执着的追求。但是在当下中国,在重大的艺术变革到来之前,艺术家大多是寂寞的。抽象艺术如果一旦被全面认可,就会如同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画家们,一跃成为公众人物,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英雄。
众所周知,近代抽象画无论是作品、理论、流派、风格,均源自西方的20世纪的现代艺术。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抽象艺术热潮,也可以认为是西方抽象主义在中国的回声。但是,许德民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在2009年就出版了专著《中国抽象艺术学》,对本土化、民族化的抽象艺术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得出了中国有5000年抽象文明的结论,打破了世界抽象艺术只有100年的观点。尽管,这个观点在中国当下有很大的争议,但是并不妨碍他对自己研究成果的坚守。通过对艺术历史的梳理,从抽象艺术概念和定义、从生命科学、哲学、美学、心理学和“国学”等多学科中得到启迪,求证抽象艺术和人类的渊源,从而创立了他的“东方抽象主义观”。他将这一理念贯穿到上海抽象画会的学术宗旨,并且得到了大多数画会同行的艺术家的响应,大家一起把抽象艺术在中国无意识的状态,变成一种有理论指导、指引、一步一步朝前推进的文化潮流。
“东方抽象主义观”,就是以东方的艺术语词和艺术语法,东方的情韵和意境,推进中国抽象画的创作,从而实现东西方抽象画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彼主我次格局。确实,赵无极、朱德群的抽象画在法国在欧洲在全球的声誉鹊起,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抽象画带着明显不同于西方抽象画的东方气质和东方味道。异见,“异”就异在不同于西方抽象派的基本理论“见”解和作品图式的异样。
强调自己是东方抽象艺术,要把五千年东方抽象文化的各种元素、风格、符号、肌理、语法组合起来,承前启后,传承发扬。事实上,中国抽象文化是非常丰富的。也是当代抽象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坚持东方抽象主义是对东方文化的坚守,也是对东方文化的创新。
从本次画展来看,上海的抽象画已经有了自己鲜明的时代和东方的特色。上海抽象画会已经成为构建东方抽象主义绘画的新气象,成为中国抽象艺术潮流中最有辨识度的一支劲旅。祝贺“异见”画展圆满成功,谢谢!
中国文化产权市场协会主席、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原副总编辑寿光武教授
寿光武:首先祝贺《异见》2023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暨上海抽家画会成立七周年年度大展成功举办。这个大展有两个重要特点,一个是东方抽象主义,一个是异见。为此,我谈三点浅见。
一、关于抽象主义和抽象艺术,这两者应该区分开来。抽象艺术存在5000年。这个是没有争议的。东方的抽象艺术,从青铜器,河姆渡到三星堆中都能看到。而西方同样也有5000多年历史,从古埃及,古希腊,在非洲的岩画上,都能找到抽象的符号与线条。它们对当代艺术产生过深刻影响。给了艺术家无限的灵感与源泉。可以说,抽象艺术是人类文明在整个生命、生存、生活过程中即存在的,它是文化、文明延续发展的组成部分。抽象主义只有一百年的历史。它是一种文化艺术思潮与流派。
我们现在提出东方抽象主义,既是与西方抽象主义的区别,又是对东方文化的传承与致敬,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现实意义。作为上海抽象画家群体,必须要举一面旗帜,要有理论高度和思想高度,要有标识意义。所以把东方抽象主义的旗帜举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我们还需要对这个理念和口号进行理论梳理和概念确立,更需要当代表现和当代表达,要有代表作品。
二、关于“异”与“同”。此次画展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异”,一个“异”字,正在考验我们的包容度。在现在这样情形下,我们敢于提出“异见”,而且能把作品展现出来,非常不容易。“异”就是让艺术家要有创新能力,要持有不同的艺术见解,更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艺术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怎么叫艺术家?我们的抽象艺术必须要有所不同,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也是我们创作的生命力所在。
但是,在“异化”的同时,我们还是要有一个同质、同化的认识。世界文明其实是同质化的,只有在同质化的前提下才会有差异化。我们国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分享世界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尤其是有些人类文明留下来的价值观。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要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去融入、融化进整个世界文明中。作为艺术家个体,我们应该有“异见”,应该要创新。但是我们在中国文化整个文明过程中,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同时,我们更要遵循遵守人类文明所积淀下来的一些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的守则,这样我们艺术创新才能走得更远更高,这是我对异和同之间的想法。
第三,关于抽象艺术。我所理解的抽象艺术分为两类,一类感知抽象,一类认知抽象。抽象艺术就是感知艺术和认知艺术结合。感知抽象是画家突破视觉局限,以人为出发点,对外对内,对世界物象的描述、复原与摡括。而认知抽象则是艺术家的哲学、观念、价值观的传达、表达。他可以有孤独、迷茫、愤怒的情绪渲泻与留痕。
今天画展,我看了很感动,质量很高,力作,大作很多。有些已经有了大艺术家的风范。希望这样的展览能为上海这座城市,为中国的文化留下痕迹与辉煌。希望上海抽象艺术能成为中国抽象艺术的重镇与道场。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海派文化委员会执行主任、上海文史馆前副馆长、华东政法大学游伟教授
游伟:对于抽象艺术和抽象画,从创作角度来说,我是个外行。但是,因为是“异见”,我对这个题目就很感兴趣。因为我原本的专业是搞法学的,后来因为又在市文史研究馆工作了十来年,跟艺术界有很多接触,所以有所体会。
我觉得在创作的同时,书画创作乃至其他艺术创作,一定要对艺术史加强一些研究和评论,因为没有对话、没有评论,甚至于没有批评,就很难有进步,文学也有批评,我们司法也有批评,艺术当也应该有批评。
为什么许老师组织的展会用“异见”为题,他也讲到了之前很多抽象艺术展览当中都有“异”字呢?其实,“异”并不全是标新立异的意思,实际上是另外的路径、另外的方法、另外的角度,是另外一个方面的对话。对于中国画来讲,油画也是异的,对于具象来讲,抽象当然也是一种异见。我认为“异”字用得非常好,“见”字也用得非常好,见字是见解,一种观点、观念和角度。通过这样的“异见”,对传统中国绘画的观念、技法等都是一个非常可以面对的参照,能够引起进一步重视和思索的概念。一个展览的名称很重要,名称也反映了策展人的总体思路和理念。所以,我觉得“异见”很好!
寿光武老师提到抽象绘画、抽象艺术、抽象主义的概念。我们经常也会提到思想,甚至于会上升为主义的概念。我觉得,思想和主义之间,主要是系统化程度的问题,也就是说系统化以后、体系化之后的思想,就可以称之为“主义”。从抽象艺术开始向抽象主义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在理论上做进一步的提升、挖掘,这是非常重要的。
比方说我们提出东方抽象主义,不仅仅是绘画形式方面的问题,可能还有理论、方法把它整个的加以升华和系统化。另外,“东方”这个概念,也不仅仅是指中国。有可能的话,当然需要国家很大的支持,从我们中国的抽象开始,然后扩展到整个东方,至少我们得把东南亚一带的抽象艺术都结合和总结起来,把它们做一个很好的提炼,使得东方抽象主义的内容更加丰富。当然,我也觉得这个“东方抽象主义”这个概念的提出是非常重要的,你开始就没有这个想法,你怎么有方向和继续搞下去呢?
接下来,我从个人角度,再谈几个关系问题:
首先,存在和发现的关系。我们中国的抽象绘画实际上早就存在了,即便用现在的抽象艺术概念看我们古代很多的创作,本身就带有这样一种意味了。实际上,抽象和具象本身就是相对的,也就是你提出具象的话,和它相对的必然就是抽象。就像我们很多年以前的80年代,我们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接触的朦胧诗,道理是一样的,许老师还有一大批诗人,都写过朦胧的诗。那本小开本的《朦胧诗选》,我还存在家里面,这本非常经典的诗作,我们很多人都有的。现在我们再提中国抽象的时候,或者提东方抽象的话,实际上不是新的发明,我觉得是一种发现,类似于像考古新发现,就需要我们有发现的眼光。
以前我们可能没太注意,或者零星的注意,而现在,我们对已经存在的历史上的绘画或者壁画、青铜上的图像进行关注、概括以后发现,它们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相对于具象而言的某些抽象意象。所以,它有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现在才发明的,它不是发明,它是一种发现,是一种总结。就像我们现在考古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件古物,然后我们就可以把研究它的历史,或者发现某一个方面创作的内容一样,甚至我们还能某些现象的出现提前到更前的年代,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觉得,这一点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是被长期忽视的一些内容的一种发现,一种提炼。
第二个,传承和发扬的问题。传统的东西、抽象的东西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在具象的同时,或者在中国的表达当中,我们水墨画当中很多也是写意的,在具象的绘画过程当中,艺术创作过程中,有出现了所谓抽象的内容?一个是我们艺术家都有表达自己情感的不同方式的追求,我们不太喜欢单调的、太过单一性的东西,单一性对发展都是不利的,无论在哪个领域中都是这样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另外,表达思想也要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比较直白的表达,一种是比较抽象的表述。因为我也研究和喜欢写点古体诗,有一些诗词,读者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它的含义的,朦胧、曲折,本身也是审美的需要,你不能说人家标新立异,它其实就是艺术的表现方式。一种很直白,看得非常清楚,还有就是要通过你深入的观察、思考、解读,才能得其意的。甚至于创作者本身,也不想直白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当然有很多原因,一个是艺术上的追求,还有就是社会环境等很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使得作者不能直白表达。
一定意义上来看,到作品要反映某种更高的价值观念或者上升为哲学高度的思想的时候,一般都是会采取比较抽象的表达,而不是非常直白的表达,这也体现了绘画者、书写者的一个思想深度,是一种思想升华的深度。这就像我们搞具体的法学研究和具体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一样,最后一定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背后的东西才能够呈现你的高度。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关系问题上,一定要把它传承好,进一步发扬好。
第三个,感性和理性的关系。刚才有些老师用了他所使用的名词,本质上是艺术表达感性和理性中的一些问题。理性的表达,更多可能是在抽象表达方式中呈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在一幅画当中看到很多。但是形象的表达和抽象本质的表达,往往是有差别的,这个像文学著作一样,著作作者的表达的意思和解读者的时候,有些时候是一致性的,有些时候并不完全一致。作品一经完成并独立呈现以后,实际上就可能不仅仅是你作家原本想要呈现给别人的意思表达了。绘画也一样,画家作品想表达的观念,可能并不一定能够完整的让每个欣赏者感知到。对于某一幅画作表达的感知度,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人们的感受并不相同,实际解读甚至大不一样的。
我觉得我们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这些问题,可能符合“东方抽象主义”,也是比较抽象的,确实需要大家很好地去加以研究。抽象的东西、背后的思想、意象、观念等等,如何让现在作品的阅读者、参观者了解,也就是说要怎样增加它的审美性和辨识度。所以,抽象艺术尤其是抽象画,要理解为一种价值观念表达的东西,而不是胡乱的绘画。有些东西,有人初初看时不解,可能也会说是随便瞎画吧,甚至说我也会画的,看似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你多做一点解读,甚至一点则通,就明白了其中的“暗语”。所以说,抽象艺术作品中的价值观念和实质性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我就讲这么一些,谢谢大家!
著名文艺评论家、美术史论家、上海美术家协会顾问朱国荣教授
朱国荣: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参观了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异见”,也见到了那么多画家,有许多我是认识的,也有不少是不认识的,有的知道名字,但是没有见过面,管一明是搞摄影的,他也有绘画作品展出,可见参展的艺术家很多,面也很广。对于抽象艺术,我的最大感受是,上海是抽象艺术的大本营,我想大家都会认可这一点。上海对于抽象艺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是宽容的。今天的抽象艺术展,在中国其他任何城市都不会专门搞,也不会开一个专门的研讨会,抽象艺术是属于上海的,我认为是海派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因此抽象艺术在上海是没有异议的。上海不管举办哪个展览,包括即将开幕的上海美术大展,里面也有抽象艺术作品,因此,我觉得抽象艺术是上海文化的一个特性。
我今天看了展出的作品,真切感受到对于抽象艺术,实际上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角度,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从某种角度来说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只是一步之遥。我举一个例子,英国著名的雕塑大师亨利·摩尔,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抽象艺术家,但是他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抽象艺术家,他说我是做具像的。我记得2001年上海美术馆举办过一个“摩尔在中国”的大展,展厅里有一个大玻璃盒子,里面放的都是骨头,小鸟的骨头,小动物的骨头,亨利·摩尔的作品都是将骨头放大做出来的,感觉就像是抽象雕塑了。有许多抽象作品,就是将很微小的东西放大变成了抽象,比如把科学家显微镜中的细胞放大就变成了抽象的图像。做抽象艺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角度,从他的角度选择这个图像来表现的时候,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另外我的一个感受是,我们过去一直说抽象画,抽象画,把抽象限定在绘画层面上,其实今天展览里面有许多作品是“做”出来的,工艺性很强,把我们过去理解的抽象画的概念打破了,说明抽象画有它的另一极,不是随便涂抹一下就是抽象画,而是有缜密的思考和用精致的手段呈现出来,不少抽象艺术家甚至强调抽象形体的精确度是以毫米来计算的,他们对抽象的认真态度可见一斑。
在材料方面,像何伟用的金属和麻布,翁纪军用漆一层层做上去然后磨掉,还有的通过宣纸来拓印、撒墨点等,每个人有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追求。因此我今天非常想听听各位艺术家讲讲你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著文艺评论家、策展人、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张立行教授
张立行:今年是中国现代抽象绘画的开拓者吴大羽先生诞辰120周年。我在策划《着耕成艺 春水长流——纪念吴大羽诞辰120周年、赵无极逝世10周年艺术特展》和参加上海油雕院纪念吴大羽诞辰120周年研讨会时多次提出,吴大羽先生艺术的最大的价值,就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融合了西方现代抽象艺术,创立了既属于吴大羽个人也属于现代中国的本土抽象绘画艺术的流派-----“吴大羽体系”,影响了无数的后来者。
近年来,许德民先生坚持东方化、本土化抽象艺术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宗旨,创立了上海抽象画会,以多姿多彩的创作成果践行抽象画会的创作理念,定期举行年度艺术大展,其影响力日增。我以为,许德民先生和他的同道很好地传承了吴大羽先生的“衣钵”,对抽象绘画的本土化、东方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成为当代上海抽象绘画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重要创作力量。
本次《异见——2023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暨上海抽象画会成立七周年年度大展》,汇聚了来自上海抽象画会的具有代表性的老中青抽象艺术家的近作,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海上抽象绘画艺术的整体风貌。而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抽象绘画创作始终是有着自觉系统的理论支撑的,是希望以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来观照抽象绘画,因此,如果将其置于当代世界抽象绘画之林中,无疑是有其不同于西方抽象绘画的独特的价值。
著名文艺评论家、上海艺术摄影协会副会长徐明松教授
徐明松:抽象主义绘画作为一种现代美术思潮发端于百多年前的欧洲,而经历了诸多的流派迭变及今绵延不绝。显然抽象绘画一仍有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二元对立的语境之下,艺术的人文自觉在在重要。如何在经历了西方现当代艺术在中国的播迁和盛极一时的风潮之后,重新发掘和思考东方文化传统中抽象元素在当下呈现与表达的精神奥援,换言之,要在我们自己的文脉里寻找一种“内生性”价值,在我看来,这就是“在地性”演绎的路径和方法。
作为一个抽象绘画群展,需要一种开放性,诸如媒材或图式语言的多样性,也看见不同时代艺术家的创作。诚然群展不免会有在创作水准上的参差不一,我想这也是抽象艺术团体发展过程里自然而在的印迹,关键在于,艺术家通过群展不断发现自我、拓展视野,并坚持一种理想性而非功利性的理念,艺术的精进自是“异见”的价值所在。
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博导马琳教授
马琳:上海抽象画会七周年纪念展览“异见”不仅是对中国当代东方抽象艺术文化的一次盛大致敬,也是对这一艺术流派深远历史与现代实践的深度探讨。通过本次展览,上海抽象画会呈现了东方抽象主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精神。展览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一个“异”字,象征着差异、异样和独特性。上海抽象画会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不断探索和深化东方化、本土化的抽象艺术发展方向,使其成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异见”展览着眼于审视艺术家们最新的艺术成果,展览中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的创新和思考,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东方抽象艺术传统的深刻理解和现代诠释。从中可以看出,上海抽象画会的艺术家们不满足于简单模仿西方抽象艺术,而是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创造出具有东方特色的现代抽象艺术。
总之,“异见”展览是上海抽象画会成立七周年的一次重要展示,它不仅展现了东方抽象主义的艺术魅力和深邃内涵,也体现了上海抽象画会对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坚持和努力。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深入探讨,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深刻的艺术体验和思考,展现了东方抽象艺术独有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著名学者、先锋诗人、复旦大学博导陈建华教授
陈建华:前年这个会议我也参加了,那天在研讨会上大家提出,抽象画会要能夠壯大,要怎麼樣能够走出去,今天我非常高興,看到抽象畫會有很大的跃进,有不少年轻的画家參加了進來。
现在有很多关于抽象的中西之间关系的讨论,也给我带来思考。的确抽象这个词是外来的,但是我觉得抽象本身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在具体的语境里产生意义,就像今天我们谈东方抽象主义就离不开这次大展,离不开我们看到的这些作品。我们今天命名为东方抽象主义,跟抽象、跟抽象主义的来龙去脉都有关系,牵涉到最初的词语和文化翻译过程。如果說東方抽象的话,当我们回过去看,正像刚才德民兄说的,中国古代有壁画有青铜器,无不具备抽象的元素或者抽象的成分。
抽象这个词本身很抽象,但是当我们具体谈到自己传统的话,它照亮了我们自己的艺术记忆跟艺术宝库,而艺术始终是跟情绪、风格、审美分不开的,当我们发现在中国的传统里面,不光是视觉方面,就像我是研究文学的,比方说最开始的时候,《论语》和《庄子》就谈到道和气,这些本身就是抽象的,对我们来说是耳熟能详的。
从文学作品来说,比方说《诗经》的“蒹葭苍苍”这首诗,就是一个艺术的隐喻。这个是爱情诗,对方在水中央,在我们的凝视中,整个一首诗通过音乐的节奏,让我们回肠荡气,本身就是康德意义上抽象的,审美的隐喻,却很难用抽象去概括它,实际上引起的是具体的图景、情绪和想象。
比方说在中国诗词的传统里面,在南宋有一个姜夔,当时就有一位批评的人说他创造了“清空”的风格,而“清空”这个词,跟过去的批评有所不同的话,就是非常的抽象。
我是觉得当我们回顾自己的传统,所引起的是一种情绪,是一种风格,一种审美,而就像我们今天命名为抽象主义也是在抽象之上的一个抽象视觉表现,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义,也不必要在中西之间作一种明确的界限,抽象主义到中国也只不过100多年。
另外,我想讲讲“异”,有个新的想法,上个月我在上海书评发表了一篇书评,美国一位研究《聊斋志异》的学者对蒲松龄自称“异史氏”的“异”作了研究,在中国“异”的思想谱系源远流长。儒家一向用三纲五常来规范所有人,《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反对人们乱说乱动,就是这个意思。而从司马迁以来,相对于儒家的正统思想之外不断开拓“异”度空间,且不断发展。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早期的《诗经》和《楚辞》、六朝的志怪小说,本身就是异,完全是充满想象的一种异常的世界,一直到元明清的戏曲小说,虽然遭到儒家正统的打压,却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异”类文学传统,到了蒲松龄以“异史氏”自命,《聊斋志异》是充满花妖狐仙鬼怪的世界,想象力异乎寻常,史无前例,所以我觉得这个“异”字代表了中国文艺传统,也可视为抽象艺术的传统和动力,其中凝聚了生生不息的想象创作的巨大能量。我觉得这有可能对我们的“异”有某种补充的理解。
总之,今天看这个展览会对我触动非常大,我希望东方抽象主义,生生不息,能不断有所创新和发展,谢谢大家!
上海美术学院原教师、2023年14届夏威夷“抽象唯一”画展评审、艺术家姜明立
姜明立:我离开中国有30多年了,一直居住在夏威夷。我原来出去的时候在上海美术学院教学同时也搞版画,我与现在许多画家都已经不太认识了。对于抽象绘画我也是慢慢从具象走到抽象的,原来国内人大家都说,我们中国的抽象画,好像是跟着西方的步子走,事实上我们也有自己的东西。
我在夏威夷也组织了一次抽象画展,他们推选我作为评委,是2023年的全美抽象画评审,我们评审只有一个人开展到结束全部一个人评的。我就觉得一个画家,必须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画自己的画,这才是一个画家所应该的。不管你画抽象还是具象,你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找到自己的自我性格,你非常独特的一个点,这个点别人是没有的。
今天我看到了许多画家的画,有很多人画得很好,我应该向他们学习。我看着上海的抽象画展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觉得也不比国外的差,我们夏威夷举行的画展,我们也是全美审稿的,相比而言,上海的画展确实是有水准的画展。我跟胡伟达说了,希望下一次我们有机会到夏威夷去办,或者把夏威夷跟我们上海合在一起办,希望看到这一天。
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华师大文学博士赵抗卫教授
赵抗卫:今天的展览非常成功,看到上海抽象画的新发展。这里首先我要对我们许德民教授表示衷心的敬佩,能团结上海顶尖的抽象画家们,依靠自身的力量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在创作、在研究、在创新。这其实最好是政府有关部门或美协等机构来支持和推动的,但事实上我们只能感到遗憾。好在我们协会却因此欢迎和接受成立了抽象画专业委员会(就是上海抽象画会),这是我们的荣幸,感谢许德民兄和各位艺术家的看重。我们协会虽然为抽象画会做了一些事,但还是非常不够的,以后还要多做一些。
确实在我们现在的状况下,抽象画的功能与其他直接反映社会的艺术功能有所不同,可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或者由于它的艺术思潮来自西方被视为“异类”。但艺术应该是多元的,艺术功能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可否认,现在抽象艺术越来越被当代社会认可,被青年观众认可和追捧,抽象画的艺术语言可以超越国家、民族、社会制度而具有普世的审美价值。今天,作为抽象画的艺术观点和手段,我们直接提出了“异见”作为主题,就是想对传统艺术观念和手段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争鸣。艺术家很“大胆”,相关领导很开明,展览就很有新意,使我们今天看到了许多好作品。
去年11月,许德民为复旦大学图书馆创作了一幅巨幅抽象作品,画展和研讨会的主题就是东方抽象主义。我感到非常兴奋,非常有意义。我们现在讲文化自信,应该有能力创造一种文化潮流,一种文化思潮,甚至文化主义。我和德民兄说,你们应该把东方抽象主义,从定义概念、内容题材、表现形式和材料等等,各方面加以深刻阐述。其实他们已经做了,我希望德民兄下一本书叫“东方抽象主义”,特别阐述这个观点,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应该非常有意义。
今天我还带来了上海戏剧学院原党委书记,也是这次我们聘请的学术主持贺寿昌先生的意见。贺书记绘画科班出身,最近画了80幅上海音乐名家画像,影响很大。贺寿昌先生他当过领导,提出的建议和其他人不一样,他说我们的抽象艺术家,非常有个性,非常有主见,但是我们社会有它的特殊性,他提出了一个我们的抽象艺术家和抽象艺术作品怎么融入到当代社会思潮当中去的问题,即抽象艺术如何成为当代主流艺术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让政府和各方面支持我们,理解我们,来推广和发扬我们的抽象艺术。同时他建议政府要培养新的文化艺术的品种,好的艺术政府都要倡导。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善意,是可以讨论和思考的。贺老师还提出:目前我们看到的西方的抽象观念理论,都是过去翻译过来的,但是最最当代的西方艺术思潮,包括抽象艺术的思潮,他还没有看到过翻译过来的著作,艺术家当中懂外文的也不多,这个应该要重视去研究一下。
最后,我想说的是,从我们中外文化交流协会来讲,东方抽象主义,恰恰是可以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好的内容和题材,既反映了我们当代中国的艺术水平,也显示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刚才我们姜明立老师说欢迎到夏威夷进行作品交流,是个很好的建议,两年前我们协会的旗袍艺术专业委员会到夏威夷表演,竟然还受到夏威夷州长的会见,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去进行。最后祝愿我们各位艺术家,画出更多更好的画,把我们东方抽象主义的精髓发扬光大。谢谢!
著名抽象艺术家、上海抽象画会副会长、东华大学胡伟达教授
胡伟达:关于许德民会长提出的东方抽象主义精神,我的理解是中国艺术家要立足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内在精神,构建自己的绘画语言和创作体系结构,在这基础上才能谈得上中国特色的抽象艺术。
从自己的创作过程来看,自己从具像创作逐步趋向抽象表达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我个人来讲其实是一种寻找的过程,因为画家创作每一幅画就是创造一个画面自身的世界,一种完全不同于眼睛看到的物化世界,因此我会顺着画面提供的线索进行探索,也经常会碰到线索中断无法进行的时候只好看画面耐心等待,这是我的创作感受也是一直乐此不疲的创作原动力。
著名抽象艺术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陈耀明教授
陈耀明:我们现在这些在搞画的人是时代的幸运儿,为什么这样讲呢?平时我们经常听到,所谓弱国无外交,但是,另外也可以这么理解:弱国搞艺术是很难的。对的,你往前面推一下历史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知道,比如说我们看一下京剧名家梅兰芳,他的艺术是非常传统的,但是当初他要扩大影响的话,还得到纽约去演出,不管美国人能不能听懂,都必须跑世界这个大码头,让当时的世界之都了解中国的国粹。
张大千在巴黎想见毕加索,毕加索当时在西方的影响力已很大,已被称为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标志性人物,结果要见毕加索还真难,连续三次求见后,毕加索才答应,毕加索告诉张大千,中国有个齐白石太厉害了,所以他不敢去中国。他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人到西方来学艺术,西方没有艺术,真正的艺术在东方。
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固然可以睥睨一世,然而让毕加索这位西方艺术巨擘发出如此感言,不得不说,东方艺术是有其优越性存在的。道其为何?然是韵也。
“有韵味”“气韵生动”等词 常被用来定义书画作品。然而,“韵”字又是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毕加索正是从白石老人的画中窥出此等意蕴,内中才发出那般感慨。
刚才有艺术评论家说,我们艺术家到目前这种状态,真的要走向国外。我非常赞同,上海的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当代艺术中独树一帜,它同样也吸引着欧美的艺术家。
几年前到我去意大利布雷拉美术学院,这个美术学院有400多年历史,学院的董事长看到我给的画册,非常感兴趣,一个月后亲自跑到上海,到学校来看,他说要亲自感受一下上海的当代艺术,很有东方味道,我说讲不出什么东方的艺术来,我可以带他去博物馆看看。所以,我认为我们是幸运儿,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目前来说还是好的,商品的出口带来了文化的输出,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应该更多的走出国门,上海的当代艺术有一定的国际话语权的,只不过要尽快出去,抓住机会,与世界共同发展。
著名抽象艺术家、上海抽象画会秘书长、同济大学何伟教授
何伟:听各位的发言感受是,觉得画家大致分两种类型,一种画家只关注他的画面,埋头创作时凭直觉,本能的成份比较多,我可能属于这类型画家,刚才听到几位画家特别一些不同领域理论专家谈论一些观点,他们视野更开阔一些,理论性更强,我听完之后感触是,如果只顾自已谈我的画如何如何表现,显得非常有局限性了,画画人只谈画画片段时感受,没有系统化理论基础支撑,比较碎片化,仅凭一腔热枕,显然也走不远的。我们画会有这样优势,每次大展后,都有资深理论家、艺评家和画家们作交流,从理论导向上做一些建议。专家们很有"干货",今天有几位理论家,从如何建立中国东方抽象主义定义出发,去发展,去定位我们创作方向与思路的话题,显然对仅局限于绘画的人而言,显然站得高,看得远…
我的第二感触是,作为个体画家,怎么画,画什么都是画家自身选择的问题,多数的创作者任性而动。随情而作。当然,我们画会画家中创作与理论都有建树人也有,许会长是首选了,但成为本画会的成员应该有更多一层反思吧,就是"为什么画”的问题了。
20世纪60年代日本艺术家们,当面对西方名种艺思潮冲击时,也是面临这样局面。他们建立独有"物派"理论与创新方法,遵循东方哲学自然观的感知方式来建构与回应有别于西方化创作范式。同时也被西方理论学者纳入现当代艺术史的唯一东方艺术家所主张风格流派。
中国有一群有抱负艺术家一直负重着努力地践行中,从早年"决澜社”宣言,到改革时期以来美术界倡导的油画民族化,国画现代化的主张,近年以来如何从本土传统文化吸纳学养,建立中国艺术学理体系以及如何拓展现代视觉转化等等学术话语,都成为当代艺术家重要议题,也是中国艺术家使命当担,而画会一直主张推动东方抽象主义构建,凭添一份充满着家国情怀胸襟,更是理想主义践行者地发声与宣言。我想,我可能寻觅到为什么要这样去画的内生力的缘故吧。
著名艺术家、上海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翁纪军教授
翁纪军:异见——2023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暨上海抽象画会七周年大展非常成功,感谢组办方的邀请,有幸参展并借此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一点体会。
我以为抽象或具象并非是判断作品的的优劣尺度,图像的再现(写实)形态变化重组(写意)或对形态的抽离表达(抽象),这些都是艺术家的自觉考量,思考的结果。我的创作专注于重新审视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将记忆与当下、自然环境与媒介化的现实联系起来,同时不懈地探索与大漆相关的重生和表达当下的可能性。
我更多地关注人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求,用作品折射出科学棱镜之外宏观与微观世界之间的联系。在近期的“集聚”系列作品中,我将“犀皮”、“金虫”等传统的“图案”、“纹样”以抽象的视觉图式进行转化,探索对生命起源和对宇宙形态的描绘。
著名抽象画家、上海抽象画会理事吕嵘副教授
吕嵘:还是感谢,这次画展其实很不容易,这段时间外面感冒的人特别多,从组织这次画展到开幕其实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要做好展览有很多工作要做。我比较急性子的,定好时间关键马上相互之间沟通,把这件事情做好。作为一个艺术家也是策展人,每一件事情必须要亲力亲为的去做,这也是对自己一种交代。
这次因为年末最后一个大展,对我们上海抽象画会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开始,我觉得是一个重新开始,因为这三年的疫情,而今年恰恰是一个更加要上一个层面的最重要的时间,所以我觉得我们艺术家在这个场合上面,能够呈现自己内心的东西,其实是最重要的。包括今天听了很多专家讲的,我们一定要站在一个高度,思考很多问题,才能更加确立东方抽象艺术如何走下去。这些最重要。
上海市黄埔颤音抽象艺术研究院院长、职业画家凌代宏
凌代宏:在上海抽象画会我算一个新兵,七年前有幸见证了上海抽象画会的正式成立。也是七年前,进入由许老师担任导师的清华美院抽象艺术高研班,经过一年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和创作魔鬼训练,入了门,磕磕碰碰地走到了今天。三年前在许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创立了在民政局正式注册的上海市黄埔颤音抽象艺术研究院,并由此创立了颤音画派,我们有一批画家互相鼓励、努力实践,希望能够创作出符合许老师创导的东方抽象主义理念的绘画作品。
我现在青浦郊区建立了绘画工作室,几乎是与世隔绝,唯一工作就是画画。在多年的绘画实践中,有一点感受,就是除了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自信很重要。不管怎样画,都要有自信,一个画家如果没有自信心就别画了。有的时候在画在半途,似是而非的时候,觉得底色露出来,是不是要涂掉呢?每一个过程都是要自信来维护,最后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就是艺术。个人的自信自强带来了我们抽象画会的自信自强,相信我们的画会不但要走向全国,还要走向世界。谢谢!
艺术家、写作者、中国女性艺术家联盟上海会长朱弘彦
朱泓彦:前年抽象画会年度论坛,对于我来说,还是记忆犹新,当时我记了好几页的笔记,向各位老师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想,永恒一点的作品应该是不分时空地域也没有什么东西方之别,优秀的作品充满神性。刚刚赵老师讲普世性,确实,作品能让我们在她面前驻足思考,反观自省、意犹未尽就是具备作为好作品的要素之一。
中国在东方的崛起是必然的事,如何继往开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区别东方和西方,我来做一个不够恰当的比喻:假如有只狼进了房间,西方的概念就是一定得把狼打死在房间里,中国人会将门窗全部打开,赶走这只狼,中国文化是疏通和引导,绝不赶尽杀绝的概念,更倾向于人文的概念,在人类历史上显得很早熟,
许德民老师提出东方抽象主义的概念特别有意义、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自我反省和理性逻辑的高度,缺乏了这个高度,皆是镜中花、水中月。中国古人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西方的科技发展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比如说人工智能,到了今天这一步,很多操之过急的弊病是回不了头的,但不管科学艺术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走达到尽头,再来重新反思便为时已晚,我们的民族,内核是一种“士”的理想主义精神。先生们总是讲不要师古人,也不要师西方,而是师“造化”,大自然给予我们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可以反思的东西也是无穷尽的,我觉得抽象主义最根本的,其实还是理性的思维高度。谢谢各位老师!
上海美术学院博士、上海杉达学院人文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马楠副教授
大家好,我是马楠。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与大家相识。我目前是上海杉达学院的副教授,也是校人文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在此之前,我曾在上海纽约大学执教多年,这段经历让我深入了解了国际前沿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使我更加熟悉和掌握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技巧。
在艺术创作上,我立足于中国的传统美学基础,同时借鉴西方的艺术理论,探索油画艺术的更深层次内涵。在当代艺术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的作品尝试融合东西方的艺术精髓,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国内艺术家中较早地涉足了NFT数字藏品领域。2022年,我完成了大型油画系列作品“灵山”,并同步推出了相应的NFT数字藏品,这是我对于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此外,我与团队还共同推出了首个海派非遗数字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示和传播海派非遗文化。
上海抽象画会作为最早倡导东方抽象主义艺术的学术团体,在中国艺术界中独树一帜。为抽象艺术在东方土壤中找到了生长的空间,更是用理论和创作共同筑起了东方抽象艺术的坚固堡垒。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具象与抽象之间,上海抽象画会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艺术世界。本次展览是首次以东方抽象主义为主题的大型群体抽象艺术展,是对东方抽象艺术的一次庄重而全面的检阅。。也是中国抽象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东方抽象艺术已经从边缘走向中心,从探索走向成熟。
上海抽象画会的年度大展不仅是庆祝其成立七周年的盛大活动,更是对上海代表性抽象艺术家群体最新研究和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我对于这样的规模和深度感到震撼,同时也为能有机会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谈及上海抽象画会的核心价值观——“异”,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其精准和有力的概括。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异”正是创新的灵魂。在“异”的指引下,上海抽象画会不断地挑战边界、寻求突破,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盛宴。从异号、异视、异形、异界、异向、异曲到异境,这一系列展览都充分展现了“异”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现在,“异见”成为新展览的标志,它似乎在告诉我们:只有不一样的学识和眼界,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难度和高度。
我的艺术创作,始终在追求“异”。我不满足于重复已有的艺术形式,而是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新的融合点。我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子,又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论和技巧。我尝试用油画这种西方艺术形式来表现东方的意境和情怀,探索东西方艺术的深层次融合。这种跨界的创作方式,让我在艺术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位置。作为一名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创新和突破在艺术领域中的价值。我对于上海抽象画会所秉持的“异”的价值观深感共鸣,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和教学中也努力实践和传承这种精神。我相信,只有不断地追求“异”,不断地挑战和创新,我们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
最后,我要对上海抽象画会及其所有成员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你们的努力和贡献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艺术宝库,更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期待与你们一起,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创造更多的“异”彩纷呈的艺术奇迹。
高校教师、旅德跨界艺术家任奕泓
任奕泓:大家好,我是任奕泓,一直在高校从事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的教学工作。我自幼勤习中国传统书画,通过接受国画特别是工笔画的教育走上艺术之路,而后在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攻读自由艺术专业艺术硕士学位,2019至2021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应德国慕尼黑造型艺木学院院长Karen Pontoppidan教授诚邀赴德,从事有关当代艺术首饰的创作实践与国际教育研究工作,参加了不少重要的国际艺术展览项目,也算是正式跨界欧洲当代艺术设计的前沿领域。我从事创作实践、教育教学、国际交流等工作逾二十年,在艺术史上,曾深人研究过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德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我的主要的艺术作品经历过热抽象、冷热交替时期,直到现在冷抽象艺术风格的形成。
我的绘画里有中国书画和西方设计交融的痕迹,我将工笔画层层渲染等传统中国画技法应用到新材料上,采用极简的几何与纯色塑造多维空间,用薄色叠透渲染意境并营造深度。在作品中,单一的形被无限重复,没有尽头,但我以自己的定力在可能枯燥的行动中实现自我,拒绝混杂,追求纯粹。探索古今中外诸种艺术形式,解构和重释传统文化艺术理念,崇尚和传承东方美学思想,用艺术创作与世界对话,始终是我在艺术之路上的追求。
再次感谢上海抽象画会许德民老师等诸位专家学者搭建平台!借此机会想补充一下,许德民老师是我最尊重的师长,十多年前在我写研究生论文的时候,深受许老师所撰有关抽象艺术著作的启发。许德民老师更是第一位在中国上海高校里开设抽象艺术课程的教授,当然了,我也因此耳濡目染良久,秉承许老师衣钵成为在上海高校里开设抽象艺术课程的第二位老师。期待更多同仁同行发扬抽象艺术精神,身体力行为东方抽象艺术的普广发光发热!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的上海抽象画会和东方抽象主义走出上海,走向世界。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职业艺术家蒋乃骏
蒋乃骏:我对东方抽象主义有两个理解,第一个是从城市地域文化的角度,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最具有国际化、最具有现代感的城市,它和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及内地其他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上世纪前半叶上海曾诞生中国最早的动漫《大闹天宫》,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音乐、现代文学、现代美术、现代建筑,许老师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把上海当下最具现代先锋特质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提炼归纳,继而理论发声,向世人表明,当代上海的标签不仅仅是陆家嘴的摩天大楼,还有城市内核中的独特文化。
第二个从学术方面来讲,“东方抽象主义”的核心其实在“东方”,有很多观点说艺术不分东、西方,但我认为文化艺术一定有差别。东、西方的人种基因、语言、气候、生活习惯、饮食的差别,导致文化上的千差万别,所以艺术一定有“东方”与“西方”的区分。
中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平时我们所说的东方文化更多是指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但“东方抽象主义”中的“东方”应该是面向未来的。有个现象,就是我们现在很多艺术家过多地在关注传统,甚至要完全复原某个传统技艺,但缺失的是“创造性”,但这恰恰是艺术的本质价值。我们需要展望未来,扔掉传统文化包袱,去构想、创造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许老师的理论是一种宣言,也是探索远方的行动攻略。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是一位伟大的设计师,苹果电脑简约、富有禅意的工业设计曾获得过多个国际大奖的,设计灵感就是源自他学习东方禅修打坐的结果,苹果的工业设计其实就是我理解的“东方抽象主义”,西方的精英看到了东方文化优秀的特质,我们作为创作实践者更应该去做开创性的工作,未来东方有很多可能性,这种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再次感谢许老师23年的坚持。谢谢!
研讨会发言的还有林岩、庄芹、 王凤发、李林祥、卜允台、郑 寒、李大宪。
许德民: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发言只能到此结束。今天我们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首先,我们的研讨会的学术性很强,足足开了两个半小时,很多发言都很有质量、很有分量。我们的专家学者都是有备而来,事先都备了课。我们的专家很多是跨界的,除了有艺术评论专家,还有新闻界、法律界、文学界、摄影界的专家。跨界来谈东方抽象主义,就有了不同的视界,不同的观念。有类同也有碰撞,但是对东方抽象主义的理念,大家基本上还是持肯定的态度,这让我们很受鼓舞。创导本土化、民族化的抽象艺术是上海抽象画会一贯的宗旨,此次以东方抽象主义为题的落地群展,可能是中国首次。去年我们举办了一次东方抽象主义的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以“东方抽象主义”为冠名,举办抽象艺术展,东方抽象主义将成为中国抽象之都——上海抽象的一面旗帜,一座艺术史的里程碑。当然,画会依然奉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原则,拥抱一切不同风格的抽象艺术,一切以学术为纲。
这次我们的研讨会研讨的问题还比较宏观,是从理念上,从方法论上来研讨东方抽象主义。我们下次的研讨会,可以更微观些,即什么样的作品图式和风格更符合东方抽象主义的价值观,我们甚至可以在展览现场举行专家和观众评选,我也希望东方抽象主义的理念能够对我们画家今后的创作带来新的动力和方向,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必将为我们所期待的文化自信,竖立样板,谢谢大家!
2023年12月23日,异见——2023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暨上海抽象画会成立七周年年度大展“东方抽象主义研讨会”合影。前排左起:胡伟达、庄 芹、陈耀明、陈建华、毛时安、许德民、赵抗卫、游伟、朱国荣、姜明立、何伟,后排左起:季潮波、郭玮、朱泓彦、马 楠、任奕泓、凌代宏、李大宪、王凤发、李林祥、吕 嵘、林 岩、龚世俊、杨志奇、郑 寒、蒋乃骏、卜允台
上海抽象画会的前世今生——图片简史
号称“抽象之都”的上海,是中国现代主义的策源地,也是中国抽象文化最早诞生的地方。上世纪30年代的决澜社,一篇席卷中国现代主义的檄文《决澜社宣言》,催响了中国大地抽象文化的春雷。留法归来的吴大羽,和他的学生赵无极,都是诞生于上海并深得海派文化熏陶而成为中国抽象艺术的先驱和巨擎。上海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国际化氛围,使得抽象艺术的萌芽能够相对受到理解和尊重。上世纪80年代西方抽象主义进入中国,上海是首当其冲的桥头堡,上海抽象也成为全国抽象的标杆。
2016.12.29,上海抽象艺术沙龙的最后一次活动,也是上海抽象画会的第一次会议。前排左起:许德民、王劼音、查国钧、王克良,后排左起:童建颖、蒋正根、吴晨荣、吕嵘、何伟。
上海抽象画会会标
上海抽象画会(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抽象画专业委员会),作为一个纯民间的艺术学术团体,并非是一夜之间一蹴而就,而是主要创建成员经历了四十年抽象文化的洗礼、熏陶,将近二十年的风云际会,绵延恒守,才终于修成栈道,构筑具有全球胸怀、历史眼光、学术深度和文化高度的“抽象画会结集号”。以下是从“发生学”角度记录的和“上海抽象画会”成因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以画会成员历年参与的抽象艺术活动和学术研究成果、文化推广、艺术教学等事件为主要线索,还原历史,不忘初心,勾勒“上海抽象画会”的萌发与成长经历。
角度画廊,中国第一家抽象艺术画廊,坐落在上海著名的文化街绍兴路上。
2000年下半年,在上海抽象画家群体集体意识的推动下,上海酝酿全国第一个以学术交流、展示为主的抽象画廊——角度抽象画廊(又名角度抽象画院)。2000年11 月,角度抽象画廊进驻上海著名的绍兴路文化街。2001年2月 18 日,角度抽象画廊正式开幕。画廊的宗旨是“为上海消费一家抽象画廊”。画廊多次举办抽象画展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左起:前来祝贺角度抽象画廊开幕的画家们。前左:朱朴、查国钧、张桂铭,后排左:仇德树、陈家泠、许德民、女士、沈家良。
2001年6 月,“上海首届软抽象画展”在角度抽象画廊举行。参展艺术家;王远、冯钢、许德民、陈心懋、周长江、胡伟达、高旭永、黄渊青、蒋正根。许德民策展。
2001 年6 月,“上海首届软抽象画展”在角度抽象画廊举行。参展艺术家;陈创洛、郑波、查国均、周长江、许德民、陈心懋、蒋正根、胡伟达、黄渊青、王远等。许德民策展
2003年8 月,吴晨荣著《无畏先锋--上海新生代非主流美术现象文化透视》在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无畏先锋》是上海第一本对上海的当代美术进行解析、批评与文化思考的专著。
2004年4月至7月,上海首次抽象艺术系列讲座(十讲)在角度抽象画廊举行。
2004年5 月至7 月,公益性抽象艺术系列讲座(十讲)在角度抽象画廊举行,参加演讲的艺术家有陈创洛、郑波、陈家泠、张桂铭、王劼音、查国均、谢春彦、杨元昌、周长江、许德民、王远等。此系国内首次举办的抽象艺术系列公益讲座。
2004年4月至7月,上海首次抽象艺术系列讲座(十讲)在角度抽象画廊举行。
2004年10月,龚云表主编《上海抽象》在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2004年11月,“上海首届抽象艺术大展”在明圆文化艺术中心开幕。龚云表策展。王劼音、许德民、李厚、吴晨荣、李磊、陆云华、陈创洛、赵渭凉、查国均、童建颖、戴明德等65位抽象艺术家参展。
2005年11月,许德民策展,“抽象画四重奏——李磊、王远、陆云华、胡伟达作品展”在角度抽象画廊举行。
参加上海抽象艺术高峰论坛的画家和评论家,左起:曲丰国、黄渊青、王远、朱其、李旭、陈墙、陆云华、赵渭凉、申 凡、薛松、周长江、许德民、孙良、卢治平、胡伟达、陆志德、丁乙 、王劼音。
2006年2月,首届上海抽象艺术高峰论坛在三亚举行,参加论坛的都是中国代表性的抽象艺术家:王劼音、赵渭凉、卢治平、周长江、申 凡、许德民、孙良、陆云华、陈墙、胡伟达、丁乙 、黄渊青、王远 、薛松、曲丰国,评论家李旭、朱其。许德民策划主持。会议议程:拟在上海成立抽象艺术研究会,以中国抽象艺术研究会(筹)名义创办《中国抽象艺术》杂志。
参加首届上海抽象画高峰论坛的部分画家和评论家们(左起:王劼音、丁乙、陆云华、黄渊青、申凡、卢治平(特邀)、李旭、许德民、陈墙、薛松、王远、朱其、胡伟达、赵渭凉、周长江、孙良
2006年2 月11 日,“抽象画尺度和坐标——上海抽象画现状、趋势和思考”在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B14 版整版刊登,许德民文,刊登作品艺术家:王劼音、赵渭凉、周长江、许德民、陆云华、胡伟达、丁乙、黄渊青、王远。
2006年10 月,上海明圆艺术中心举办第二届“上海抽象艺术大展”,吴晨荣策展。参展艺术家:王劼音、查国钧、王克良、许德民、陆云华、胡伟达、吴晨荣、李磊等。
2006年,中国第一本抽象艺术杂志《中国抽象艺术》在上海创刊出版。主编许德民。
2006年,中国第一本抽象艺术杂志《中国抽象艺术》在上海创刊出版。主编许德民
2006年11 月,“首届上海抽象艺术高峰论坛画展”在世贸商城上海艺术博览会举行。许德民策划主持。参展艺术家:陈墙、丁乙、胡伟达、黄渊青、陆云华、卢治平、曲丰国、申凡、孙良、王远、王劼音、许德民、薛松、周长江、赵渭凉。
。
2006年11 月,中国第一本抽象艺术杂志《中国抽象艺术》首发式在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举行。
2007年4月,《中国抽象艺术》第二期出版,主编许德民。
2008年5 月,许德民策划主持,“地球之痛——上海抽象画家群体赈灾义展”在角度抽象画廊举行。
2008年9月,《中国抽象艺术》第三期出版,主编许德民
2008年9月,“2008中国抽象艺术邀请展——上海十人展”左起:陈东杰、吴晨荣、许德民、赵渭凉、胡伟达、丁设。
2009年2 月,《中国抽象艺术学》(许德民著)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国内首次提出抽象艺术学学科概念。同时,书中关于两部美术史的观点、抽象艺术的价值标准研究、5000 年抽象艺术史的论述、抽象文学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学术研究。
2009年6 月23 日,许德民文章《寻根中国抽象艺术》在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 · 视觉产生”版发表。同刊还有龚云表文章“康定斯基与彩陶纹饰”。
2009年10月,上海首次举办“上海抽象艺术座谈会”,许德民策划主持。
2009年10 月,“国庆六十周年 ——上海抽象艺术座谈会” 在上海M50 艺术园区举行。参加座谈会人员:龚云表、吴亮、毛时安、王劼音、查国钧、丁光宏、王玺昌、王世靖、许德民、林明杰、张立行、王益辉、王克良、陆云华、胡伟达、吴晨荣、童建颖、陈东杰、吴文星、张正昂、吴留芳等六十余人。许德民总策划,龚云表学术主持。
2010年11月14日,许德民应邀出席在北京铸造艺术馆举行的“中国抽象艺术促进沙龙”第一次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2012年7月1日,上海抽象艺术文化沙龙正式启动。许德民策划主持。
2012年7 月,“上海抽象艺术文化沙龙”在七月一日举行首次正式活动。上海抽象艺术家、学者:赵渭凉、王克良、赵葆康、许德民、梁永安、陆云华、胡伟达、吴军,书法家、画家韩煜、江海沧、胡伟耀,策展人许山、陈旻等人参加。
2013年12 月,《抽象艺术文化论》(许德民著)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中国首次提出抽象文化概念并有系列研究文章呈现。主要观点:抽象文化是系统工程,必须从宏观决策、历史研究、理论研究、中西比较、师资培训、教育深入、宣传普及、文化部门落实等多方面系统推进、形成氛围与惯性,才能够成为全社会共享文化。应该列入国家重点文化工程。
2016年12 月3日,上海抽象艺术文化沙龙隆重举行纪念“上海抽象艺术高峰论坛”十周年、《中国抽象艺术》杂志创刊十周年活动,出席者有王劼音、赵渭凉、卢治平、王克良、朱旭初、龚云表、童建颖、许德民 、孙良、胡伟达、吴晨荣、王远、何伟、吕嵘等五十多人。许德民策划主持。
上海抽象艺术文化沙龙。前排左起:王远、龚云表、卢治平、胡雄文、朱旭初、王劼音、许德民、王克良、赵渭凉、后排左起:沈林森、周伟林、王根青、张正昂、金盼、吴晨荣、凌代宏、黄轶芃、胡伟达、孙良、童建颖、何伟、吴平。
2016.12.29上海抽象画会首次会议。前排左起:许德民、王劼音、查国均、王克良、后排左起:凌代宏(列席)童建颖、蒋正根、吴晨荣、吕嵘、何伟、季潮 波(列席)
2016年12 月29日,上海抽象艺术文化沙龙举行最后一次活动,在与会者共同倡议和见证下,上海抽象画会在上海宣告成立,成为中国“抽象之都”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学术团体。许德民首任会长,王远任副会长,吴晨荣任秘书长,龚云表任学术总监。
2017年11 月,《风流——上海抽象》一书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上海抽象画会主办。主编王远、吴晨荣。
2018年3月10日,上海抽象画会首展“异号——2018上海抽象画会春季展”开幕式在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美术馆(上海南京西路1333号上海展览中心东二馆)隆重举行。
2018年3月10日,异号——2018上海抽象画会春季展开幕式嘉宾和艺术家合影。
2018年3月10日,异号——2018上海抽象画会春季展学术研讨会
2018年5月9日,“风流——2018上海抽象艺术大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上海抽象画会(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抽象艺画专业委员会)主办。
左起:吕嵘、童建颖、何伟、吴晨荣、王远、许德民、王劼音、龚云表、查国钧、王克良、苏岩声、马俊营、胡伟达、赵玉龙。
2018年6月17日,上海抽象画会举行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两次重要展览的经验和成果,讨论、研究画会今后持续发展的愿景。王劼音、查国钧、龚云表、王克良、童建颖、许德民、胡伟达、苏岩声、吴晨荣、何伟、王远、吕嵘、赵玉龙、马俊营等14人出席了会议。
2018年9月11日,“异视——抽象艺术进大学互动展”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主办单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馆、上海抽象画会。总策划:朱刚、许德民;策展人:吴晨荣、陈耀明;学术主持:龚云表、王远。本次展览是上海抽象画会倡导的“抽象艺术进大学”活动的首次践行,也是上海抽象艺术家群体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当代艺术教学的一次深入而全面的学术互动。
“异视——抽象艺术进大学互动展”现场。左起:陈耀明、吴晨荣、龚学平、许德民。
2018年9月30日,“异形——2018上海抽象艺术宁波展”在宁波美术馆举行。主办单位宁波美术馆、上海抽象画会。总策划:韩利诚、许德民;艺术总监:王远;策展人:吴晨荣、孙佩梁;学术主持:龚云表、陈峰;策展助理:何伟、孙周。本次展览是上海抽象艺术家群体走出上海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展览内容最为丰富的盛典,参展艺术家老、中、青三代,既有80年代中国最早的抽象艺术实践者,也有90年代投身抽象、坚守抽象至今并成就斐然的艺术家,还有二十一世纪将抽象艺术进行到底的坚定追随者,集中展现上海抽象艺术家群体多元艺术风格的海派特色,他们代表着上海当代抽象的整体风貌和最新水准。
参展艺术家(按年龄排序):查国钧、赵渭凉、王克良、卢治平、童建颖、管一明、许德民、余积勇、陈九、范钟鸣、汪东东、王国安、王益辉、吴军、陆云华、伊灵、胡伟达、苏岩声、冯信群、陈耀明、肖素红、林依峰、倪卫华、吴刚、吴晨荣、张泓、何伟、王远、李磊、牛安、张德群、吕嵘、丁设、赵玉龙、姜丹丹、顾文辉、马俊营。
“异形——2018上海抽象艺术宁波展”研讨会“上海抽象艺术的海派风格特征与图式表现”在宁波美术馆举行。
2018年12月,上海抽象画会工作会议举行,管一明、汪东东、陈耀明、顾文辉、吴笠帆五位艺术家成为上海抽象画会新会员。
2019年8月31日,艺诺艺术、上海抽象画会主办“中国抽象艺术四十年——2019上海新抽象艺术展”在艺诺艺术中心举行。总策展:许德民、赵苡辰,艺术总监:王远,策展人:吴晨荣,学术主持:龚云表。策展团队:何 伟、吴笠帆、吕嵘、赵玉龙 王超波。参展艺术家:查国钧、赵渭凉、卢治平、胡项城、童建颖、管一明、许德民、翁纪军、汪东东、凌代宏、王益辉、陆云华、伊 灵、苏岩声、胡伟达、何惠忠、陈耀明、吴晨荣、季潮波、张 泓、何 伟、王 远、李 磊、王燮达、吕 嵘、张德群、张君凤、赵玉龙、顾文辉、吴笠帆、马俊营、林 岩。
上海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四十年的半壁江山,上海是“中国抽象艺术之都”。本次展览是“抽象艺术之都”向中国抽象艺术四十年致敬、以“新”为主题的抽象艺术展。“新”是上海抽象艺术家群体一贯的艺术理念。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都是上海乃至全国知名的抽象艺术家,遵照本次展览“新”的宗旨,要求拿出全新面貌的个人作品参展。展览作品不分油画、水墨、雕塑与装置,必须符合“新”的标准,形式、材料、技术具有突破性,能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中国抽象艺术四十年——2019上海新抽象艺术展”学术研讨会。
2020年1月18日,“异界——2020上海抽象画会学术展”在雨虹艺术中心举行。上海抽象画会主办,上海雨虹艺术中心承办。总策划许德民,艺术总监王远,策展人吴晨荣、刘虹,学术主持龚云表,策展团队何伟、吴笠帆、吕嵘、赵玉龙。参展艺术家:查国钧、王克良、卢治平、胡项城、童建颖、管一明、许德民、汪东东、陆云华、伊灵、胡伟达、苏岩声、陈耀明、吴晨荣、何伟、王远、吕嵘、顾文辉、赵玉龙、吴笠帆、马俊营。
2020年11月10日,2020上海抽象画会年会在雨虹艺术中心举行。
2020年11月10日,2020上海抽象画会年会在雨虹艺术中心举行,年会主题:上海抽象画会如何更好的发展。会长许德民教授作“上海抽象画会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的方式”的主题演讲。上海抽象画会如同网络时代的一个“群”,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圈。创始画家们经历了将近20年的迂回曲折,从角度画廊开始,历经上海抽象艺术高峰论坛、角度抽象画院、上海抽象艺术座谈会、上海抽象艺术沙龙,最后完成“上海抽象画会结集号”。进入21世纪,上海抽象画会的画家群体不仅在创作上保持一贯的独立追求、创新求异的精神风貌,还在抽象艺术的学术展览、理论研究、教学普及、文化推广等诸多方面,做出表率,开创了很多个中国“第一”。上海抽象画会追求卓越,会员结构稳定,系有成就的精英画家群。会员须积极参加画会的各项学术和公益活动。上海抽象画会实行会长负责制,充分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和能力,发挥积极性,团结互助,群策群力,无偿付出,为画会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把上海抽象画会打造成一个具有高尚艺格和人格的“群”,给社会树立抽象艺术的学术标杆,为中国抽象艺术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上海抽象画会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成立了新的一届理事会。
前排左起:顾文辉、王克良、童建颖、许德民、龚云表、王劼音、查国钧、胡项城、管一明、陈耀明、胡伟达、何伟、吴晨荣、苏岩声、凌代宏、吕嵘、吴笠帆。
2021年3月1日,“青春不倦——上海抽象画会迎春创谈会”在上海M50艺术园区抽象空间举行。上海抽象画会王劼音、龚云表、查国均、王克良、卢治平、胡项城、童建颖、管一明、许德民、汪东东、胡伟达、苏岩声、陈耀明、吴晨荣、何 伟、吕 嵘、顾文辉、吴笠帆、凌代宏等二十多位艺术家出席了创谈会。
2021年3月12日,“异向——2021上海抽象画会春季展”在上海著名的M50艺术园区抽象空间举行。参展艺术家:王劼音、王克良、卢治平、胡项城、童建颖、管一明、许德民、汪东东、胡伟达、苏岩声、陈耀明、吴晨荣、何 伟、王 远、吕 嵘、顾文辉、吴笠帆、马俊营、凌代宏、季潮波。总 策 划:许德民、学术主持:龚云表、策 展 人:陈耀明 吕 嵘、策展助理:凌代宏 季潮波。展览时间:2021.3.13一2021.4.12
前排左起:陈耀明、汪东东、王远、查国钧、许德民、胡伟达、苏岩声,后排左起:马俊营、管一明、何伟、吴笠帆、季潮波、凌代宏。
2021年3月14日,“巅峰抽象——上海抽象画会艺术踏春活动”。这是一次大师领衔、巅峰抽象的艺术踏春之旅,也是上海抽象画会难得的集体艺术之旅。青浦金泽,访问胡项城艺术工作室。王劼音、查国钧、龚云表、胡项城、许德民、管一明、陈耀明、吴笠帆、吕嵘、凌代宏、季潮波参加。
2021年4月15日,在上海抽象画会支持下,上海市黄浦颤音抽象艺术研究院主办“上海抽象艺术名家进社区公益巡展”在上海黄浦区打浦街道文化中心成功举行。参展艺术家:王劼音、查国钧、王克良、卢治平、胡项城、童建颖、管一明、许德民、汪东东、胡伟达、苏岩声、陈耀明、吴晨荣、何 伟、王 远、吕 嵘、顾文辉、吴笠帆、马俊营、凌代宏、季潮波、刘炳源、周耀。策展人许德民,学术主持凌代坤,项目策划凌代宏、倪智芸、连伟国、周耀、田勇捷。画展得到解放日报、生活时尚等主媒体的相续报道。
前排左起:汪东东、胡伟达、管一明、查国钧、童建颖、何伟。后排左起:周耀、凌代宏、左六季潮波。
2021年12月15日,异曲——2021上海抽象画会年度大展暨上海抽象画会五周年学术展
在刘海粟美术馆分馆(普陀区美术馆)开展,开幕活动将于12月28日下午隆重举行,届时还将举行研讨会。新世纪的“海派抽象”意味着风格原创、个性差异、形式多元、观念丰富和技术精湛。以美为翼,以意为象,以精气神为魂。上海抽象画会肩负弘扬中国当代东方抽象艺术的使命,认同中华5000年抽象文化和文明,认同中国历代抽象艺术能工巧匠的“工匠精神”,坚持东方化、民族化、本土化抽象艺术的探索和发展方向,不负上海抽象艺术之都的尊荣,为海派艺术注入新的动力。
异曲开幕式合影
前排左起:王克良、胡伟达、寿光武、许德民、赵抗卫、王劼音、查国钧、龚云表、陈耀明,后排左起:季潮波、吕嵘、吴笠帆、何伟、吴晨荣、苏岩声、管一明、陆云华、凌代宏。
2022年,异境——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暨上海抽象画会成立六周年邀请展在线举行。
2023年10月,境——2023上海抽象画会学术展在华翠当代美术馆举办
部分嘉宾和艺术家合影:前排左起:吴晨荣、胡伟达、杨青松、许德民、王劼音、龚云表、查国钧、张正昂。后排左起:吴笠帆、咏梅、王蕊、陈耀明、苏岩声、何伟、季潮波、凌代宏、赵北
2023年12月23日,异见——2023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暨上海抽象画会成立七周年年度大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举行。
上海抽象画会简介
上海抽象画会(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抽象画专业委员会) 2016年12月29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是中国“抽象艺术之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学术团体。
上海抽象画会是上海抽象画家自发组织、自愿参加的画会,交流抽象艺术创作、探讨抽象艺术学术、开创抽象艺术流派、传播抽象艺术文化。画会倡导艺术风格、学术观点多元共存,会员平等、自由独立,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作为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抽象艺术家群体,上海抽象画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将近20年多年的迂回曲直,绵延恒守,才终于峰回路转,修成栈道,构筑具有全球胸怀、历史高度、学术深度和文化广度的“抽象艺术集结号”。
新世纪的“海派抽象”意味着风格原创、个性差异、形式多元、观念丰富和技术精致。上海抽象画会肩扬负弘扬中国当代东方抽象主义艺术的使命,认同中华5000年抽象文化和文明,认同中国历代抽象艺术能工巧匠的“工匠精神”,坚持东方化、本土化抽象艺术的探索和发展方向,为海派艺术注入新的动力。
上海是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发源地。上世纪30年代初,”决澜社”横空出世,开辟了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大潮。留法归国的吴大羽和他的学生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人,成为华人世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抽象艺术家,成为上海抽象艺术的精神脊梁。80年代至今,上海几代抽象艺术家锲而不舍,孤独求败,为上海赢得“抽象艺术之都”的赞誉。
进入21世纪,上海的抽象画家群体不仅在创作上保持一贯的独立追求、创新求异的精神风貌,还在抽象艺术的学术研究、理论建树、教育普及、文化推广和市场辨识等诸多方面,做出表率,开创了很多个中国“第一”,上海抽象画会成员为之作出重要贡献:
2000年,上海美术馆连续举办几届“形而上”抽象艺术展,开国家美术馆先例。
2000年,上海诞生全国第一个抽象画廊——角度抽象画廊(角度抽象画院)。
2004年,上海举办公益性的抽象艺术系列讲座(十讲)。
2004年,上海明圆艺术中心连续举办两届上海抽象艺术大展。
2006年,上海举办首届上海抽象艺术高峰论坛。
2006年,上海出版中国第一本抽象艺术杂志《中国抽象艺术》。
2009年,上海出版《中国抽象艺术学》理论专著,开创中国抽象艺术学学科。
2009年,上海举办上海抽象艺术座谈会。
2009年,上海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抽象艺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2年,上海抽象艺术文化沙龙创立。
2013年,上海出版《抽象艺术文化论》,在中国第一次提出抽象文化概念;
2013年,上海出版《抽象诗》,开创了中国的抽象文学时代。
2016年,上海抽象艺术文化沙龙隆重举行纪念“上海抽象艺术高峰论坛”十周年、《中国抽象艺术》杂志创刊十周年活动。
2016年,上海抽象画会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2017年,上海抽象画会成为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的分支机构——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抽象画专业委员会(简称上海抽象画会)。
2017年,大型画册《风流——上海抽象》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2018年,“异号——2018上海抽象画会春季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2018年,“风流——2018上海抽象艺术大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行。
2018年,“异视——上海抽象艺术学术互动展”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2018年,“异形——2018上海抽象艺术宁波展”在宁波美术馆举行。
2018年,“异符——2018上海抽象(北京)学术邀请展在北京锦都艺术中心举行。
2019年,“中国抽象艺术四十年——2019上海新抽象艺术展”在艺诺艺术中心举行。
2020年,“异界——2020上海抽象画会学术展”在上海雨虹艺术中心。
2021年,青春不倦——上海抽象画会创谈会在M50抽象空间举行。
2021年,异向——2021上海抽象画会春季展在M50抽象空间举行。
2021年,异曲--2021上海抽象画会年度艺术大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举行。
2022年,异境——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暨上海抽象画会六周年邀请展(云)
2023年,境——上海抽象画会学术展在华翠当代美术馆举行。
2023年,异见——2023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暨上海抽象画会成立七周年年度大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举行。
上海抽象画会主要活动方式:定期举办“上海抽象画会年展”与各类学术展,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争取举办“上海抽象画会双年展”和全国巡回展览。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博览会;积极寻找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东方抽象艺术的风采。
不定期编辑出版《中国抽象艺术》杂志和推出微信公众平台。画会支持会员创新创作,帮助会员举办个展和学术研讨会。画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的抽象艺术交流、传播、推广活动。画会积极联络各艺术投资机构与画廊,推荐、帮助会员作品赢得巿场。
上海抽象画会会员资格:上海代表性抽象艺术家、评论家;上海从事抽象艺术研究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艺术家、评论家;上海籍在海外或沪外取得显著成就的著名抽象艺术家、评论家;上海高校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抽象艺术家;上海有突出影响力和杰出作品表现的年轻抽象画家。